《谋断九州》——名实与博弈

「名实论」是贯穿小说《谋断九州》的一个中国哲学概念,从认识论的角度,说「名」,可以当作真理,诸如此类的东西,「实」则是实践。又或者「名」指名声,「实」则指真本事。这是个可以各种诠释的框架,我从认识论角度结合这部小说聊一点读后感。

从最明显的层面看,我若先把握那个真理,囊括一切的概念,那岂不是可以易如反掌地去做事?这个说法很魅惑,而且好像还真的是那么回事。理论指导实践嘛,那我知道了最大的道理,实践无非就是一个推论的结果啰。

哪个读书人不曾想过把书中的道理稍微践行一下?只不过环境似乎总和道理冲突,而道理也可能总是连着道理。种种实践的困难反过来让人反思——一定是我掌握的道理还不够、不对,于是继续追逐道理。

也许名实其实没有孰轻孰重,两者本就是一体的。没名哪来实,没实怎么名?

让我们把问题从价值论断抛开,不去说名和实谁更重要,我们把问题转换成一个实践问题——我们总得先开始,那么是从名开始还是实开始?

让我们放进场景吧。比方说这本书里一直讨论的问题「拯救苍生」——说救国救民吧,应该从哪开始?

我把名实曲解为道理和生活,然后接着往下说。

由道理开始,容易「看似大悟,无懈可击,永立不败之地,终是一场空,于己无益,于世无助。」可有没有一个最终的道理不好说,但至少确实有很多道理。读书人嘛,你看,书上好多道理,难道他们是假的?

既然确实有这么多道理,那我们应该如何利用他们实践、去生活?如何把道理和生活联系起来?

知道太多道理的聪明人们总是面临着两种情况:要么过于轻视,要么太过重视。

你陷入无穷的道理——就等于说没有道理了,因为他妈的在哪方面都有道理。因此读书人总是不能做皇帝,你看呀,生活中能成事的人,多半都是对道理「不过于」的人。

这本书写主角徐础的成长,不就是写所谓的读书人、自以为在思考的人、这些迷茫的人、活在无数观点下的人,要怎么,在生活里自洽的故事呀。

他从一个读书人,怎么急于生活,卷入生活,在这期间不断犯错,成长,最后意识到生活,回归生活的这么一段路。

小说中,在徐础自立为王期间,他终于学会了利用名声为自己谋利,最大程度地利用道理来指导实践——什么为王者应该果断、心狠,诸如此类。这一篇章把徐础的心理变化写得太好了,他不断奔走在一个个地点,亲力亲为,逐渐迷失——啥都得考虑,啥都得做,虽然故事写得紧张刺激,但实在太累了,我读得都为主角感到心累,凭啥呀,快他妈走吧别干了。

——最后来到这段情节的拐点,徐础杀掉了下属孟僧伦——一个愚忠,情理上不能说犯了什么大错,但按道理来说应该要杀掉的人。

「这行为未见得巩固军心,还让徐础自己不得安宁。」

非得这么做吗?还能怎么做?别人会怎么做?问题出在我不肯放弃原则吗?

由此往下,徐础放弃称王选择当谋士这一行为也就顺理成章——他选择自立为王,一方面是受够了「劝说的无力」——群雄逐鹿,对于诸侯来说,道理没那么重要。他要尝试拥有权力,去施行自己的理念;一方面是觉得他妈的这些家伙实在太垃圾了,不如我来。他放弃称王是意识到所谓的「拯救苍生」不必要自己做那个老大——可以从世界入手,让环境变得能让老大(可能一个幸运儿)来得早一点,解决得顺利一点。

只要能让百姓早点远离动荡、国家早日统一。

这不才是国士无双?

这不就是一个自诩善良的人,怎么自洽,去生活的故事?

观点那么多,我们选一个站队就可以安心了吗?我们——能稍微做点什么?不站队地去做点什么?

主义之争下,只关心民生的人是笨蛋吗?

市面上大多数把这类社会议题讨论得稍微深入一点的作品都陷入了死结——到底是谁先犯错的?凭什么要让我放弃报仇?为什么我得为祖先的错误承担责任?非要说,你们就是白莲花了?去你妈的,既然世界还有傻瓜,那我就不客气了。

于是解决办法导向两条路——出来一个宽恕一切的圣人,或者找到一个集中所有仇恨的大坏蛋。

不然呢?

不,你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不需要你来承担一切——如果你想做点事,假如你对人还有点信心,可以去尝试影响别人,让大家都起来承担责任;或者你对人没有信心,至少还可以去改变环境。

「圣人」从来都是后人封的,当下只有辈出的英雄。

我看到一些对这本书的批评基于简单的社达思路:你要当老大,坚持当老大,虽然你杀了不少人,做了不少坏事,但你是在为天下苍生着想,你救了更多人。这是划算的。你放弃当老大,哪有那么容易,别人不会饶过你,你放弃牺牲的人更多……

作者有没有解决好讨论的所有问题?当然,肯定不够好。但这毕竟是架空——每个行为都得融入环境考虑,其实「一方诸侯退位当谋士」这种种看起来很不符合权谋印象的行为在历史上都有例可循——我们拿历史做推演,如果对环境模糊一点,这完全是合理的。作者将不同时代的一些比较令人诧异的事件揉进一部小说,拿现实去批评它的不可行太苛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