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是一个很大的词,取「信息」在载体上的概念,即指文字、图像、声音、视频,「信息消费」便是对这四类内容的过滤、消费、整理、利用。我在此提出自己由经验得出的暴论——大部分讲我们如何对待信息的内容,都是取这几个步骤中的一个或多个,在方法论或工具使用上讨论,且多只给出一些不见论证的答案或工具主义的折腾,主要分布在「数字极简」及「『知识』管理」。我试图以「目的」出发,将「信息消费」的讨论限制于信息在当前时间点的过滤、消费、整理、利用这四个流程内,然后谈谈我对「信息消费」的理解以及对「信息消费」在网络上流行的一些现状的看法。
目的
我的讨论从「我们为什么要消费信息」开始,假如我们承认机会成本的概念对此适用,那这个问题也可以不那么严谨地转换为「我们为什么要把时间花在处理与信息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拿去学习、陪伴家人、约会女孩?」
由此我认为消费信息一定有这样那样的目的存在,背后有着理性或人性的判断。弃目的谈信息消费如建空中楼阁,目的不同,策略自然不同。若是有人没有约束地直言「我们应当如何如何」,在我看来是狭隘的。我在此将「信息消费」限定在直觉的范畴并举几个例子:娱乐消遣、了解新闻、维护人际关系、获取情报、积累知识……
这些目的是否有高低之分并不影响分析,基于怎样的目的去处理与信息的关系正好引出基于怎样的价值观去对信息进行「过滤」。
过滤
如果信息量很少,那就谈不上过滤了,最多算是挑选。我觉得「过滤」较为准确地表达出了信息爆炸年代,所有不想被信息洪流裹挟的人面对信息的态度。
我将「过滤」定义为从媒介、形式、质量等多个维度构建信息入口,在各种主观客观的条件下(目的不同、能力有限、环境各异……)通过入口的信息或多或少,信息熵或大或小,可能是主动获取的、也可能是被动推送的,可能可信、也可能是假的……
对此,部分文章作出(我认为是)偏见的表达——比如「只读长文」、「不看新闻」、「屏蔽朋友圈」……这种答案虽然忽略了很多东西,但它有效,对大部分人有效。我们假定提出这种论断的人不是人云亦云,而是有意忽略掉细节,那么这种说法其实是以俯视的姿态告诉观众「你不需要思考,照着做就能获得解脱」,某种程度上它在抑制大家的理性。我有证据——想象一个每个人表达观点时都只是在重复某个权威的世界。
思考目的来对信息过滤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比如如何从信息汪洋中过滤出有效信息、如何过滤又不至于形成信息茧房、以及过滤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对信息的错失恐惧。我尝试聊聊后者——如果我们带有目的,那如何才能保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的所有有效信息都能被我们接收到呢?
这个问题无疑是对「信息戒断」的一大挑战。我们可以说如今我们社交媒体成瘾、信息成瘾,所以我们要远离它们,回到生活。「卸载 App」、「把手机放远点」……可「那些本可以让我们更好完成目的的信息就这样流失了」怎么办呢?
抛开消遣这样的人性弱点不提,我觉得「关键少数法则」是一个很好的应对方法——只有一样东西带来的实际益处大于实际害处时才选择它。比如那些「有可能让我们更好」的信息,为了这种可能性花费的成本远大于我们接收到它的收获,那我们就应当毫无顾忌地扔掉它。所以前文提到的「只读长文」、「不看新闻」等操作也并不是一个宗教式的答案,而是针对某个目的进行成本考量后作出的策略,而这种成本的基础是「信息密度更高的内容更有价值」。
与之相关的是我们对碎片化信息的沉迷,除了「我在利用碎片时间」这种错觉,它还满足了人类「弯道超车」的心态——如今任何人都可以不费力了解事物而对之侃侃而谈。这并不是现代人才有的心态,纸媒时代的销量也并非都用于公众对理性的追崇,大部分都只为饭前饭后加点谈资而已。
还有一个不错的答案则是基于对人生哲学的理解——把自己寄托于信息不如用生活最大限度地充实自己。怎样生活呢?那就不在这篇文章的讨论范围内了。
有许多工具帮助我们获取信息、过滤信息,但我们也常被工具和媒介打扰。工具会影响我们对信息的感知。我认为对入口工具的使用应该建立在思考我们与信息的关系之上。比如「我消费信息的目的是什么」、「什么信息对我来说是最优的」……通过思考形成自己的体系,用什么工具、如何使用工具应该会自然而然构造起来。当然,强大的工具总带着自己的哲学,在达到这种六经皆我注脚的程度之前,通过学习工具的使用来完善自己的体系也是可取的。
消费
我不厌其烦再说一遍,信息载体不一、媒介各异,面对信息时我们也各有目的……各种细节实在是太多了。关于如何读书,书店里就有无数的书籍对此作出严谨的论述。
有观点拿饮食做比喻,我们也许可以如吃饭般指定特定的场所与时间来消费信息。尚且不谈这种形式上的「信息消费」,我在此非常局限地表达出自己期望的一种理想情况:过滤出那些在我们经验之外,但与我们经验又有所链接的信息,不断反思,重塑我们的认知,扩展我们的边界。
信息的能力太大了,它是思考的养料,足以让人把想象当作现实。我们对信息的执着大概就源于演化过程中因此产生的路径依赖。
整理
信息的整理也是一个超超级大的话题,在「『知识』管理」领域有太多的方法论和最佳实践。我无意也无力讨论这类内容,仅立足于「目的」聊聊「为什么要整理信息」。
当我们有了新的信息(这个信息可能来自外界也可能来自自己的灵感),多半都会有把它记录下来的冲动,记录时便涉及到这条新信息与已有信息的关系。如果我们的目的仅仅是将信息收集下来,那就并不需要考虑信息之间的关系——可这样的收集也就毫无意义。如果不需要使用它,为什么还要保存它呢?
考虑到信息之间的关系,也就涉及到信息的整理。整理这个行为可以于当下,也可以在未来。我可以在记录下某条信息时将之分门别类、打上标签,也可以先将之存放,后面再来处理。在我看来,各类「『知识』管理」应用首先处理的便是整理这一行为本身的摩擦,使之流畅、无感。比方说剪藏功能可以快速地将文章收集保存,打开就是写作界面可以让人快速记录想法……为了满足整理这一行为,才发展出各种管理的形式:比如从现实抽象出来的文件夹,标签组织,链接组织……组织信息自然涉及到信息的粒度,页面、段落、节点……
可信息整理之后呢?我认为信息的整理基于承前启后的目的,往前回顾已有的信息,往后方便未来检索利用。我将信息整理在你这个应用里,你怎么帮助我丝滑地实现这两个目的?
比如如果你试图通过类备忘录 App 来记录信息,回顾的时候在一篇备忘录内必须先返回再点击进入下一篇备忘录,这种摩擦对于信息的回顾来说完全没有必要呀。同理,部分提供了「Daily Notes」的应用,每次回顾记录在 「Daily Notes」上的碎片信息(我假定 Daily Notes 记录的是碎片灵感而非日记),还需要先点击某个日期才能看到我记录的某个信息——如果我试图整理之前记下的一个想法,得花多长时间才能定位到它呀!
至于检索利用,一方面涉及到工具本身的能力——至少要有全局搜索吧(但很多工具都没有全局替换),一方面也涉及到我们对信息的处理方式。比方说现在流行的「将信息以自己的话表述再记录下来」,或者「高亮标记关键词句再保存」……我认同这种形式,前者面向当下,促使我们理解接受到的信息,两者都面向未来——当我们需要利用它们时,是否还能精确地 Get 到当时的感受。
利用
积累、整理信息,一大用处是为了未来某个时刻需要时能迅速找到它。如果在整理阶段做的不到位,即便存了一条有用的信息,下一次需要时还是会通过「搜索引擎」去寻找。当然,由于互联网的发展,此处的「搜索引擎」应当定义为各个赛博应用内的搜索入口。
利用仍然是个大话题,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已有的信息做决策……我主要聊一聊通过积累信息来输出,将吸收的信息反哺进信息汪洋——创作者经济的概念很是鼓励人写作,鼓励人整理信息(做笔记)后写作,鼓励人将笔记剪裁成「新」文章发表。这种风向不大好。
我们被别人说服了,然后用自己的话再把这个观点传递下去——这没啥不好。但在浮躁的流量氛围下,最抓人眼球的永远是观点,于是逻辑一层一层缺席。太卷了,太卷了。观点被换着花样表达,甚至造词造句表达。这种浮夸的风气各处弥漫,任谁都能于空气中作出论断,比喻精妙。世界充斥着鸡同鸭讲,但大家都觉得自己掌握真理。
以为被比喻包装的经验见解似乎表达出什么不得了的东西——我承认我在这写着这些也是如此。
太阳底下无新事。唯一新鲜的是我们对它的思考、尝试,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细节。即便是因为表达失真导致读者产生的隐喻,那也比独断要更有力量。——我把这当作即便如此也要写出这篇文章的辩解,如果我错了,那也比不可言说的正确有趣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