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不会变得更好,只是有所不同。

当你还在母体时任何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因此出生便意味着一切不安的开始。你一声哭喊,宣告着自己的需要,运气好的话能得到回应。但这种沟通不可避免从一开始就错位了,你将自己纳入别人的表情、动作、语言里去确认自己的需要。这注定不能得到满足。

但你需要的是什么呢?不知道,或许是不曾来过吧。

于是这种需要自然地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被包括语言在内的表达手段异化,成为「要求」。一部分则永远达不到,作为「欲望」。

那么前一部分的要求,就永远只是虚假的。我们拿传统意义上的说法比较,就是那些「我要」「我想」都很容易被归结为一个哲学病的问题。拿最短的路径来讲,「我要吃饭」——为什么要吃饭,因为要维持生命,那为什么要活着?

「你到底要什么?」

回到前一部分。我们的表达是通过确认外界的反应来达到的,所以我们那些异化的要求,往往都从来是他人他物的要求。

我们通过养育者的确认明白自己存活的依据,通过动画片学习怎么做一个小孩,通过与人交往学会怎么爱,通过体制、文化了解我们能做什么。我们在这拥有了梦想。

直到我们去了解「我」「做自己」…

什么是做自己呢?在这个意义上,「做自己」就意味追求我们不能把握的「欲望」之后的那个东西。而这是注定达不到的。那个对象是什么呢?什么都没有,一片虚无。

而另一层面,面具就是我们。我们表达出来的样子就是我们本身。

再回到生活。因此所有的「做自己」就都是非常邪恶的欺骗。它们通过售卖物品和观点满足人的追逐,但你因为并没有达到便不断陷入消费的循环。

为什么邪恶?因为它产生于你意识到自己处于一种不对劲的位置,却诱惑你走一条歧路。

标题来源:BCKYRD - Hot Mulligan - 单曲 - 网易云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