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不是石头一样可以触摸的东西,而是一个回溯的概念。只有事后通过结果来判断,才能定义什么是机会。
我们永远无法为「机会」准备,只能为其它一些东西准备——学上几门手艺,开拓不同产品线,鸡蛋放入多个篮子。
当某个准备(与未来的潮流吻合从而)获利,便拥有了解释机会的权利。
我们普通人能做什么?
资本主义鸡汤喜欢讲说勇敢追逐你的梦想吧,找到你热衷但别人觉得繁琐的领域,去创造价值,市场自然会给予你回报。
由于规模效应,你一定能找到自己的市场——世界这么大,任何领域都会有相当规模的人,在你深耕领域落后于你的人就是你的客户。
这当然是真的,那些成功者说他们因为拥有热情成功当然是真的,说他们因为诚实成功当然也是真的。
最好的误导都建立在真实。
拥有热情能成功,但并非拥有热情就能成功。成功学只讲必要条件。
创造价值市场会给予回报,但并非所有价值都会被给予回报——或者反过来讲,只有被回报的那一刻,你创造的东西才能被称为「价值」。
自己靠手工在地里种出来的粮食有价值吗?在竞争的市场里毫无价值。
什么是价值,价值基本上就是资本的垂青。钱往哪流,哪就有价值。最好的情况是当权力垂青、资本流来,你刚好在此领域有所积累被定了个好价钱。这就是机会。
资本主义总诱导人以为财富是可以创造的,而我们都天生知道财富是分配的。
自我成长的叙事诱导强者把自己锻成贡品,争取和权力进行利益交换的资格;聪明人试图跟上或者占卜资本流动的方向;只有规则的制定者才拥有通常意义上的机会。
寒门贵子?你看历史。科举不是跨越阶级的晋升,而是一张寻租权力的门票,通过联姻等方式换取某个政治体系的庇护。
「风口站对了,猪也可以飞起来。」的意思是你要在场。这里有两点,一是如果你有足够的资源,你就可以站在不同的口子等风来。二是如果你真的是猪,飞起来后若风停掉会很惨。
试错成本不一样,面临风险不一样。
当结构固定,个体就只能等待权力上位者的施舍——这就是长期主义——的幻象。你长期等待,他们才能长期占有。
否则任何不被他们同意的方式都叫投机——以维护公平的名义。
那么,我们普通人能做什么?
资本流动慢、官僚体制笨重,世界总还是充满缝隙吗——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算了吧。
好好吃饭、早睡早起,做一些细小的事,构建一个自得其乐的小小世界。机会也不过是掌声,生活才是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