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时差、女性主义——《爱,为什么痛?》

一些书讨论的是作者身处环境、写作时当下的问题,但对后来的读者来说却可能是前瞻。我们简单地说思想在不同环境的发展也有时差叭,这本书讨论的内容在我看来也是如此。

我不敢说观念是不是一定会向着某条路线「发展」——即便是平等、自由这样看似普世的价值观。观念在不同社会、地区有时差,在不同人身上当然也有时差,在性别上自然也会有时差。

这种时差多大程度上来自思想传播的滞后,又多大程度取决于权力结构的阻碍?

假如后现代追求的亲密关系核心在于平等(我们拿平等来举例),这种时差是不是痛苦的来源?

首先平等是有门槛的。享受着特权的人哪有意愿去「平等」?

而在特权阶级掌握话语权的的价值观体系下,自然会营造一种「平等」是弱者才会追求的东西的氛围。

当「平等」稍微变得被熟知、有吸引力,又容易被裹挟着急不可耐地转换成「暴力」——强迫别人平等。

批评者会讲细微的不平等会让感情更有情趣——确实如此还是自欺?比方男孩从女孩做家务中感到满意、女孩在男孩买单时感到愉悦——将性别翻转你是否仍然能接受?

假如我们认同「平等」在亲密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实践上就可以利用「翻转性别」这类思考方式揭露当前亲密关系里的权力关系。

通过揭露进而反思,我们就更有可能达到所谓的平等。

我相信这一天来得不会太晚。「暧昧」其实是个较为现代性的概念——试想父母包办婚姻这回事离得也不远,那时人与人在了解初期绝不可能「暧昧」。但「暧昧」在如今浪漫关系的建立中似乎几乎已经成了其中一个环节。

而通过平等建立关系会成为新的时尚——像前现代的「绅士守则」那类规则——有点复古。最终会成为一种新的(我不敢说是不是更好的)「标准」。

如今因「平等」失去的双方通过权力差获得的快感不过是镇痛——试想千禧年流行的霸道总裁式偶像剧现在不已经成为了过去。琼瑶式的爱情观现在看来落后,但距今也不过才二三十年。

当然那时或许也会被新的价值观挑战。= =

回到当下呢?

我们再从头讲。一个了解并实践女性主义的异性恋女孩,大概率不会和一个传统价值观男孩建立亲密关系。如今女性主义已经成为一股浪潮,但显然男孩们还没做好准备。

随着浪潮的推进,冲突不可避免地产生,这导致一些男孩们更加保守——然后通过传统意义上的权力去挖女孩们的墙角。

——问题总是连起来的。

社会上层大多数都是男性,但是底层似乎也大多数是男性。当前我们这儿流行的女性主义潮流下是不是几乎没有我们这些底层男性的位置?

一些人会说——那是他们不努力、那是他们自己的问题这类话——也许就不大合适。如果一项运动只关心一半的人,而且还不能保证完全团结这一半的人,那它应该会很难成功。

一种实践是女性主义应当和其他运动联系起来——这似乎就是西方第二次女性主义革命所做的。他们如今可以不谈这点,因为他们之前做过。

在我们这,似乎尚没有足够的根基,于是一些女性主义的实践偶尔就会显得有点奇怪。

当谈现代性问题时,我们甚至都没有完全经历过那个问题所蕴含的「前现代」阶段。

再其次,任何主义都必然关联着其它政治议题。老实讲,我在这里夸夸其谈,多大程度上是因为谈它毕竟还是安全的,而聊另外一些东西没那么安全?

呼。回答吧。

爱,为什么痛?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