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这当作一个比喻——拿起书本意味着试图理解他人。不管一个人在寻找什么,有没有带着某种目的,当他寂寞或者困惑时,愿意花一段时间去体会别人编织的梦境、细密枯燥的论证、过于私人的呓语。选择以毫无顾忌的坦诚去倾听别人写在纸张里的长篇大论——这是如今难得一见的谦虚。
效率至上,时间宝贵,人们要评分最高的产品、在网红列举的清单挑礼物、转发评价对时事表态;容错率低,无暇他顾,大家购买真正的自己、询问微笑的最佳实践、在被安排好的与众不同里生活。如果事态严重到需要紧张的现代人亲自读书——那说明可能真的有大问题了。社交网络不能抚慰,意见领袖没法回答。
说自己的经验偶然和某个段落契合意识到「读书有用」;说读过却忘记了的书籍会成为气质的装饰。为读书正名,说通过它学习知识、增进理解力、娱乐放松、升职加薪;替阅读祛魅,说它再普通不过,不是争夺话语权的工具。辩论书籍的独特,说它信噪比更高、更能激发读者的联想、锻炼人集中注意力;呼吁大家「读书吧」!批评媒介,说短视频肤浅、网络真假难辨。讨论实体书与电子书、争辩胶版纸和轻型纸、收集断版书和精装本;拆腰封、包书皮、刷书边;吐槽出版、赞美译者;买如山倒、读似抽丝。
透过「读书」一词,能望到真挚和表演的来路,天真或好奇的去处。当抛开形式的浪漫,剩下的读书人往往都是可怜人。问题引出问题;越求知越无知。有时候「读书」像是厄运,无数的问题时不时冒出来敲打你的头盖骨;有时候带来痛苦,思想如爱人死去;有时候需要你赤身露体,将自己掰碎揉进字里行间。
互联网的便捷多残酷啊,轻而易举地把「读书」带来的部分优越感压得粉碎。新鲜的信息以秒速被推送至眼前,无数的聪明人推销着自己的观点。这个世界好像变得越来越简单了,一切事情都可以用几套流行的框架解释——问题出在这些人是好人,那些人是坏人;这件事情不言自明,那件事情太复杂没法讨论……
无数的,那些现实与书本的凿圆枘方被坦荡的利己主义自洽,好奇心抛弃了大人。只剩下自说自话和寻找认同,没有交流、没有讨论。现实的喜悦和痛苦要被降纬成数字才可以言说,争吵对词汇的理解,没有相通的体验。
是现在如此还是向来如此?张开嘴询问却发现还不如读书,书里有激昂和斥责,有更真实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