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之「为何」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主旨简洁而明确——为那些以增进理解力为目标而读书的人提供一套方法论。

在这本书里,理解力被置于一个很高的位置。如果读者不认同或者不能把握这一点,那文中关于阅读的几个层次、如何挑书、如何阅读等内容就会显得很鸡肋。但若是读者对这个观点感同身受,整本书就几乎没有废话,完全是一本可操性非常强(如作者分类方式下)的「指南」而非枯燥的「理论书籍」。

但作为全书基础的「理解力」并没有一开始就被长篇大论——「理解力」为什么重要?——而是融入在整本书关于知识论的观点中——《阅读》一书的「知识」基于理性主义,认为我们可以通过推理由一些有共识的意见得到新的知识。然后从掌握知识这一点聊到记忆和理解。记忆是理解的基础;理解能更好地帮助记忆。

虽然市面上充满了包装知识分子态度和观点的商品,大家无需思考就能轻而易举地做出结论,但「知道」并不是理解的先决条件,知道的太多——泛滥的资讯甚至会阻碍我们的理解力。

理解

《阅读》借蒙田的名言「初学者的无知在于未学,而学者的无知在于学后」批评了「观点遍历」式的阅读——以为读得多就是读得好——因此在阅读时有必要区分出各种不同的阅读形态,以把书读通而不是浮于表面。

然后《阅读》详细地阐述了他定义的几个阅读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并按书籍类型区分,通过实例讲解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

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增进理解力或掌握知识——因此并不是说《阅读》划分的几个层次就代表了某种权威或者最佳实践,这个划分在《阅读》的表述里也并不就是最终的结果——它是为了让我们把握自己阅读效果搭建的理论框架,方便我们把书读透彻,理解作者通过书籍所做的表达

内化

但理解只是阅读的第一步。当理解了阅读的内容后,我们需要继续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与它碰撞。一本书要是主旨没有理论基础,那就可以看作是个人意见。 我们首先要分辨的就是这一点——作者表达的是理论知识说明还是个人观点?如果读者无法区分这点,就无法从阅读中学到任何东西。他感兴趣的顶多是作者个人,把书籍当作个人传记来阅读啦。比如现在许多无意义争论的基础:这是公众号发的养生秘方、某某某就是这么说的……

读者通过与作者思想的交锋来提高自己,首先应当诚实:

  • 一个读者所能说的第一件事是他读懂了,或是他没读懂。
  • 事实上,他必须先说自己懂了,这样才能说更多的话。如果他没懂,就应该心平气和地回头重新研究这本书。
  • 在第二种难堪的情况中,有一个例外。“我没懂”这句话也可能本身就是个评论。但下这个评论之前,读者必须有理论支持才行。如果问题出在书本,而不是读者自己,他就必须找出问题点。他可以发现这本书的架构混乱,每个部分都四分五裂,各不相干,或是作者谈到重要的字眼时模棱两可,造成一连串的混淆困扰。在这样的状态中,读者可以说这本书是没法理解的,他也没有义务来作评论。

并尽可能减少偏见:

  • 第一点,因为人有理性的一面,又有动物的一面,所以在争辩时就要注意你会带进去的情绪,或是在当场引发的脾气。否则你的争论会流于情绪化,而不是在说理了。当你的情绪很强烈时,你可能会认为自己很有道理。
  • 第二点,你要把自己的前提或假设摊出来。你要知道你的偏见是什么——这也是你的预先评断。否则你就不容易接受对手也有不同假设的权利。一场好的辩论是不会为假设而争吵的。譬如作者明白地请你接受某个前提假设,你就不该因为也可以接受相反的前提假设就不听他的请求。如果你的偏见正好在相反的那一边,而你又不肯承认那就是偏见,你就不能给作者一个公平的机会表达意见了。
  • 第三点也是最后一点,派别之争几乎难以避免地会造成一些盲点,要化解这些盲点,应尽力尝试不偏不倚。当然,争论而不想有派别之分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在争论时应该多一点理性的光,少一点激情的热,每个参与辩论的人至少都该从对方的立场来着想。如果你不能用同理心来阅读一本书,你的反对意见会更像是争吵,而不是文明的意见交流。

我们不是为了寻找认同或批倒对方而阅读的。

交流

当读者确定了解作者的表达后,就可以参与进讨论,和作者或其他读者交流。如果读者仍认为作者的表达有问题——可以用以下概念说明:

  • 知识不足
    • 你的论据不足以得出这个结论
  • 知识有误
    • 你的论据有事实错误
  • 推论无法令人信服
    • 你的逻辑有问题
  • 分析不够完整
    • 你的分析没有解决提出的所有问题

书的金字塔

读者通过理解、内化、交流三个阶段来通过阅读提高自己——当我们带着这样的目的,书籍自然就会有高低。《阅读》提到了「书的金字塔」,这个说法也很老生常谈——真正重要的书籍只占金字塔顶端非常小的一部分。让我们看看《阅读》是如何聊这一点的:

  • 有许多书只能当作娱乐消遣或接收资讯用。
  • 第二种类型的书籍是可以让你学习的书——学习如何阅读,如何生活。只有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甚或万分之一的书籍合乎这样的标准。这些书是作者的精心杰作,所谈论的也是人类永远感兴趣,又有特殊洞察力的主题。这些书可能不会超过几千本,对读者的要求却很严苛,值得做一次分析阅读——一次。如果你的技巧很熟练了,好好地阅读过一次,你就能获得所有要获得的主要概念了。你把这本书读过一遍,便可以放回架上。你知道你用不着再读一遍,但你可能要常常翻阅,找出一些特定的重点,或是重新复习一下一些想法或片段。
  • 在几千本这样的书里,还有更少的一些书——很可能不到一百种——却是你读得再通,也不可能尽其究竟。你要如何分辨哪些书是属于这一类的呢?这又是有点神秘的事了,不过当你尽最大的努力用分析阅读读完一本书,把书放回架上的时候,你心中会有点疑惑,好像还有什么你没弄清楚的事。我们说“疑惑”,是因为在这个阶段可能仅只是这种状态。如果你确知你错过了什么,身为分析阅读者,就有义务立刻重新打开书来,厘清自己的问题是什么。事实上,你没法一下子指出问题在哪里,但你知道在哪里。你会发现自己忘不了这本书,一直想着这本书的内容,以及自己的反应。最后,你又重看一次。然后非常特殊的事就发生了。
  • 但是如果这本书是属于更高层次的书——只占浩瀚书海一小部分的书——你在重读时会发现这本书好像与你一起成长了。你会在其中看到新的事物——一套套全新的事物——那是你以前没看到的东西。 你以前对这本书的理解并不是没有价值(假设你第一次就读得很仔细了),真理还是真理,只是过去是某一种面貌,现在却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 一本书怎么会跟你一起成长呢?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一本书只要写完出版了,就不会改变了。只是你到这时才会开始明白,你最初阅读这本书的时候,这本书的层次就远超过你,现在你重读时仍然超过你,未来很可能也一直超过你。 因为这是一本真正的好书——我们可说是伟大的书——所以可以适应不同层次的需要。你先前读过的时候感到心智上的成长,并不是虚假的。那本书的确提升了你。但是现在,就算你已经变得更有智慧也更有知识,这样的书还是能提升你,而且直到你生命的尽头。